- · 《世界复合医学》刊物宗[05/29]
- · 《世界复合医学》征稿要[05/29]
- · 《世界复合医学》投稿方[05/29]
- · 《世界复合医学》收稿方[05/29]
- · 《世界复合医学》栏目设[05/29]
复合医学文献翻译(医学英汉互译)(5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但潜射型导弹一般受到潜艇自身高度、宽度和载重量的影响,比较粗短,而且导弹的弹体周围必须要有一个保护壳,来承载巨大的水压。因此导弹弹体比较
但潜射型导弹一般受到潜艇自身高度、宽度和载重量的影响,比较粗短,而且导弹的弹体周围必须要有一个保护壳,来承载巨大的水压。因此导弹弹体比较小。发射时一般由潜艇把发射浮筒发射出舱,壳体上浮至离水面数米处,启动点火程序,保护壳内的导弹点火、冲出水面,通过地磁和GPS天线自行调整弹道曲线。
主要代表有:
1.美国“三叉戟”潜射洲际导弹
三叉戟II型D5潜射弹道导弹,作为美国目前现役的唯一海基核打击力量的拳头,自1983年由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设计研制,1990年3月形成初始作战能力。这种导弹同时装备美国和英国的核潜艇,每艘美国俄亥俄级核潜艇携带24枚,而每艘英国的前卫级携带16枚,但日后俄亥俄级将减少到20枚,以符合战略武器限制条款。
▲三叉戟II型D5最为目前世界上最为可靠的洲际导弹,携带8具MK-5型再入载具和8枚47.5万吨TNT当量的W-88弹头,射程可超过11300公里,命中精度达到圆周误差90米。这种采用三级固体火箭发射的潜射弹道导弹,还将装备在美国未来的哥伦比亚级核潜艇上,并且美国将为其升级延寿,令其“再活50年”服役到2042年。
2.俄罗斯潜射洲际导弹
俄罗斯(以及前苏联)在潜射型弹道导弹的研发上也非常积极,在美国第一代战略核潜艇服役3年之后的1962年也服役了自己的第一艘“H”级战略核潜艇;之后,1982年前苏联排水量高达4.6万吨的第四代“台风”级弹道导弹核潜艇,并为“台风”级核潜艇研发了SS-N-20潜射弹道导弹,该导弹最大射程为8300公里,可以搭载10 枚当量为20万吨的分导核弹头!
▲“布拉瓦-M”(圆锤)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出水
目前,俄罗斯海军最新先进的战略核潜艇和潜射弹道导弹分别为“北风之神”级核潜艇和该核潜艇上面搭载“布拉瓦-M”(圆锤)洲际弹道导弹,该导弹最大射程约10000公里,每枚“圆锤”洲际导弹最多可携带10枚核弹头。
3.巨浪-2潜射洲际导弹
巨浪2型被外界认为是让第一次具备可靠海基核力量的一种潜射洲际导弹。根据美国海军和《核力量年度报告》的评估,它在2012年通过了设计定型,2013年在094型弹道导弹核潜艇上实现了初始作战能力(IOC),但由于其射程仅有8000公里左右,被认为需要让094前出西太平洋才能打击美国全境。
所以,潜射洲际导弹成为了五大核大国的独门利器,而且实际上只有4个,英国是购买了美国的三叉戟II,才获得这种能力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32型试验潜艇的新变化只是巨浪3开始研制的一个证据,距离它真正诞生起码还得好几年。
我国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大国,一直非常重视“三位一体”核打击体系的建立。目前,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核打击体系,其中海基核打击武器就是094战略导弹核潜艇和其携带的巨浪-2洲际弹道导弹。
▲094战略核潜艇
094核潜艇是海军隶下的一型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,是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二代弹道导弹核潜艇。而巨浪-2是第二代洲际潜射弹道导弹(SLBM),设计为三段固体燃料推进火箭。最大射程7400-12000公里,可携带单个或3-10个核弹头,它是核三位一体的重要一极。
巨浪-2导弹部署在094潜艇上,每艘可以搭载12枚。
▲094战略核潜艇
根据最新消息,最近,我国094潜艇试射了一枚改进型的巨浪-2洲际导弹。巨浪-2是从我国陆基型东风-31导弹改良而成,最大射程可达12000公里。根据照片显示,我国的094潜艇的龟背结构升高,据分析做了改进,可以搭载的巨浪-2导弹也增加了,预计每艘可以搭载16枚。
升级后的094同时可以打击48个目标,战力等同于4艘夏级战略导弹潜艇。据分析人士认为,我国6艘094全部部署完毕的话,的水下核力量将会提升至全新水平。
▲巨浪-2导弹发射弹出水面
三.车载型洲际弹道导弹
车载型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和隐蔽性,同样具有全球打击能力,包括汽车和火车两种运载。但车载型由于受到车体自身大小和载重量等限制,导弹参数通常低于陆基型。汽车型发射最典型的莫过于俄罗斯的“白杨”系列导弹,白杨M型(发射车为8轮),我国东风31,41型洲际弹道导弹。火车型则是俄罗斯的SS-24“手术刀”型。
主要代表有:
1.俄罗斯M型车载型洲际弹道导弹
“白杨”-M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始于80年代后期,它是“白杨”-M(SS-25)导弹的改进型。1994年12月20日,“白杨”-M导弹进行了首次试射,原计划进行7次试射,实际上只进行了4次。1997年7月8日,在普列谢茨夫靶场“白杨”-M导弹进行了第4次发射试验,也是定型前的最后一次发射。
文章来源:《世界复合医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sjfhyx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7/2083.html